实用查询 »

恽姓的来源


一、姓氏源流
恽(Yùn 恽)姓源出有三:
1、出自芈姓,为春秋时楚成王熊恽之后,以祖名为氏。据张澍撰《姓氏寻源》载,春秋时楚国楚成王熊恽的后人,有的以祖名恽为姓,称为恽氏。
2、出自杨姓,为西汉大臣杨恽之后,以祖名为氏。据《姓考》载,西汉大臣杨恽,官中郎将,封平通侯,因得罪宣帝被腰斩,其子为避难,以恽为氏,世代相传。
3、出自郓姓所改。据《姓考》载,恽氏本姓郓,后改为恽姓,形成另一支恽氏。
二、迁徙分布
(缺)恽姓望武进(今江苏常州本晋陵郡,隋灭陈,改晋陵郡为常州,始有此名。州治本为晋陵县,唐分出武进,二县同城。明并晋陵入武进,清又增置阳湖,仍为二县。民国合为武进。今有常州市、武进县)、鄱阳郡(秦于今江西省鄱阳东置鄱阳县。孙权移今鄱阳。又置鄱阳郡,治鄱阳。隋唐为饶州鄱阳郡)。
三、历史名人
恽敬: 清散文家。字子居(1757--1817),号简堂,江苏阳湖(今常州)人。乾 隆举人,官吴城同知,后致力于古文,与张惠言同为“阳湖派”创始人。其文推崇孔、孟之道,宣扬“性”“命”之说。所作《三代因革论》,虽言“三代之治”有因有革,又认为“伦物之纪,名实之效,等威之辨”(即封建伦理纲常与等级制度等)永世不变,与张惠言思想倾向相同。所著有《大云山房文稿》等。
恽冰:清代武进(今江苏省常州)人。毛鸿调妻。诸生锺嶐次女。珠(1771-1833年)族姑,国(清)朝画征录谓为寿平女,闺秀正始集已辨其非,中国画家人名大辞典、武进志、读画辑略、瓯香馆集、翁雒海注均谓为寿平曾孙女,闻见偶录则以为族侄孙女。考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引爱日唫庐书画续录载冰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有仿王若水(渊)花鸟图,时为寿平之卒前四年。又引陶风楼藏书画目载三十年(1691年)作花蝶图,究为何辈,备录待考。善花果,得家法,芊绵蕴藉,用粉精纯,作已辄题小诗,名著吴中。乾隆初尹继善曾以其画进呈高宗。子凤朝、凤梧、凤仪均习画,孙女周尤能得其笔意。
恽寿平:清画家。初名格(1633-1690),字寿平,后以字行,改字正叔,号南田,云溪外史,白云外史,东园客,草衣生,巢枫客,横山樵者。江苏武进人。不应科举,以卖画为生。擅画山水、花卉,山水秀润清雅,有“恽派”(亦称“常州派”或“毗陵派”)之称。著有《南田画跋》,主张“洗尽尘滓,独创孤迥。”为“清初六家”之一。著有《瓯香馆集》。在清代初期的画坛上,恽寿平与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齐名,画史上称他们为:“四王吴恽”。他们是著名的花卉画家,创“没骨法”作花卉,一洗时习,独开生面,被尊为“写生正派”。他早年本来是画山水的,据说见到王翚以后,自认为不及,“耻为天下第二,于是舍山水而学花卉”。虽然如此,他还是创作了不少的山水作品。恽寿平早年的山水,是他的叔父、当时著名的山水画家恽向他学习的。后来他上溯到向南宋、元诸大家学习,特别是师法黄公望、王蒙有很深造诣。他的山水画作品,用笔俊逸,色调清新,与他的花卉一样,有一种雅淡灵秀之气出于画面。其风景特色,是很鲜明的。但由于清初仿古风气盛行,特别是他与“四王”来往密切,受到影响,他的山水画作品也总要标榜是对古人的摹仿。
恽日初:字仲升(1582-1659),号逊庵,江苏武进人。崇祯年间副榜。曾应诏上《备边五策》,未被采纳。顺治五年(1648年)携书3000卷,隐于天台山中。又避兵乱逃往建宁,剃发为僧,名明昙,以讲学为生。著有《见则堂语录》、《不远堂诗文集》等。
恽代英:别名蘧轩,字子毅(1895-1931),祖籍武进市,生于湖北武昌。早年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五四”时期,在武汉组织学生罢课和示威,并创办利群书店,传播革命火种。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起任青年团中央宣传部长,主编《中国青年》,并在该刊撰文100余篇,成为青年良师益友。国共合作期间,与毛泽东等一起参加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作。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兼党团书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总教官。大革命失败后,参加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是中共五大、六大中央委员。1928年后,先后任中央宣传部、组织部秘书长,主编《红旗》,支持毛泽东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观点。1930年任沪东区行动委员会书记时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在狱中坚持斗争。翌年因叛徒出卖,蒋介石派人劝降不成,被杀害于南京中央军人监狱。遗著编成《恽代英文集》。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武 进:晋太康二年(281年)分曲阿(丹阳)、丹徒东部地区置武进县。嗣后各朝时有置废分合,改称过兰陵、永定,并入过曲阿、晋陵,析置过阳湖。1912年,民国成立,废常州府,阳湖县并入武进县,城区一度称武进市,沿称常州。
鄱阳郡:鄱阳自夏至周均称番。周时,番为楚东境,春秋战国后,番时为楚地,时为吴属,所以历有吴头楚尾或楚头吴尾的说法。鄱阳正式建县是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当时属九江郡称作番县。到了西汉,改番县易,以在番县水之北而称呼,属豫章郡管辖。新莽时一度改称乡亭,仍属九江郡。东汉时期,将番易左右加“ 阝”傍,于是称作鄱阳。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分豫章置鄱阳郡,鄱阳隶鄱阳郡。隋开皇九年(589年),改鄱阳郡为饶州,鄱阳郡隶属此洲。大业三年(607年),复改饶州为鄱阳郡,唐武德四年(622年),复置饶州,鄱阳隶属依旧。南唐开元初,改饶州为永平军,宋开宝八年(975年),废永平军复饶州,其间鄱阳均为倚郭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饶州为饶州路,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改饶州路为鄱阳府,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鄱阳府为饶州府,鄱阳隶属未变。清沿用明制,鄱阳隶属依据前朝,也都是州府所在地。民国时期,鄱阳先后隶浔阳道、第四行政区、第五行政区。1949年鄱阳解放,鄱阳县先是鄱阳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所在地,后隶乐平专区、浮梁专区。自1952年起,隶上饶专区(后改上饶地区),2000年撤地并市,鄱阳隶上饶市管辖。鄱阳在一千多年里均称鄱阳,1957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方改称鄱阳。
2、堂号
恽姓的主要堂号有:“光裕堂”等。
============================================================
【恽姓宗祠通用对联】
〖恽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遗臣祝发;
东园草衣。
——佚名撰恽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初江苏武进人恽日初,字仲升,号逊庵。明末崇祯年间副贡,以经国济世之才自负,曾应诏上《备边五策》,未被采纳,隐居天台山,又避兵乱逃往建宁,剃发为僧,名明昙,以讲学为生。著有《见则堂语录》、《不远堂诗文集》。祝发,剃去头发。下联典指清初画家恽寿平,初名格,字寿平,后改字正叔,号南田、云溪外史、东园客、草衣生等,恽日初的儿子。家贫又不应科举,以卖画为生。初工山水,笔墨隽秀;后与王晕交往,便多作花卉,重视写生,水墨淡彩,清润明丽,自成一格,与唐于光等被看作“恽派”,又称“常州派”,后人把他与王时敏、王鉴、王晕、王原祁、吴历合称为“清六家”。并精通行楷书,风格秀朗。诗文也清丽,著有《瓯香馆集》。
-----------------------------------------------------------------
〖恽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画仿南田,辟推毛妇;
文宗西汉,独著阳湖。
——佚名撰恽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恽冰,为恽寿平族曾孙女,善写生,甚得南田(恽寿平)笔法,嫁同县毛鸿调。下联典指清·恽敬,阳湖人,所至以振兴文学为务,治西文得力于韩非、李斯,世称“阳湖派”。
--------------------------------------------------------------------------------
【中国共产党恽姓高级领导人、革命英烈生平简介】
恽代英烈士
恽代英(1895.8.12-1931.4.29),字子毅,化名王作霖,祖籍江苏省武进县人,生于湖北省武昌镇。出身于书香门第。1919年9月加入少年中国学会。192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杰出的政治活动家、理论家,著名的青年运动领袖。
民主革命时期,1913年考入私立武昌中华大学预科。在《新青年》、《端风》、《青年进步》、《东方杂志》等刊物发表大量文章,宣传新思想、新文化。1917年10月在该校学生中发起组织进步社团互助社。1918年于武昌中华大学毕业,后任该校附中教务主任。1919年“五·四”运动时,为武汉爱国学生运动主要领导人,带领互助社等青年团体的学生写宣言,发传单,创办学生周刊,领导罢课、罢工、罢市的“三罢”斗争,调查并抵制日货,以实际行动声援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1920年在武昌创办利群书社、利群毛巾厂,并先后创办《互助》、《武汉星期评论》、《我们的》等进步刊物。同年春,开始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并由信奉改良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转变为信仰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及其学说、唯物史观、布尔什维克、劳动问题。1921年7月领导建立“以积极切实的预备,企求阶级斗争、劳农政治的实现,以达到圆满的人类共存为目的”的共存社。11月主张将少年中国学会改造为布尔什维克团体。1923年夏调上海,先后任青年团中央委员兼宣传部长,创办《中国青年》,任主编,先后发表130余篇文章,引导青年前进,批判国家主义派、冯自由派、戴季陶主义、西山会议派,同时兼任上海大学教授和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宣传部秘书,负责编辑《新建设》月刊。
大革命时期,1925年5月因日本人枪杀中国工人顾正红,中共中央决定5月30日组织上海市民举行反帝大示威,为示威总指挥。“五·卅”惨案发生后,与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等制定在全国组织反帝运动方针。1926年1月赴广州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旋任黄埔军校政治主任、教官及军校中共党团领导成员,兼任中共广东区委青年部部长、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员。在黄埔军校任期中编有《政治讲演大纲》、《政治学概论》、《中国国民党与农民运动》等讲义,讲授《军队中政治工作的方法》。1927年初到武汉,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政治主任教官,并受聘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农民问题讨论委员会常委。3月出席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继续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负责修改农民问题宣言,主张维护农民利益。4月受聘为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兼职教员。湖北省政府成立,任湖北省政府委员。5月出席国民党中央土地委员会第六次扩大会议,主张公布《解决土地问题决议案》,支持农民的土地要求。同期出席中共第五次代表大会,与瞿秋白、蔡和森、毛泽东等站在一起,批判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当选为中央委员。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与毛泽东等团结国民党左派宋庆龄等,联名发出讨蒋通电,斥责蒋介石是“民众之蟊贼”。5月中旬夏斗寅叛变,恽任中央独立师党代表,协助叶挺部击退夏部进犯,保卫武汉。同年7月23日,赴九江参加筹划南昌暴动。30日抵南昌,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委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后,任革命委员会委员和主席团委员及代理宣传委员会主任。8月5日随起义军南征。部队在广东潮汕遭挫,从甲子港乘船去香港。12月与张太雷等领导了广州起义,任广州苏维埃政府秘书长,主编机关刊物《红旗日报》。起义失败后,再转香港,担任中共广东省委委员,从事地下斗争。1928年7月中共“六大”以后赴上海,先后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长、宣传部秘书长。1929年6月,在党的六届二中全会上被补选为中央委员。1930年2月,以中央代表身份出席福建省第二次党代会。通过调查,在《红旗》上发表了《请看闽西农民造反的成绩》和《闽西苏维埃的过去与将来》两文,热情赞扬毛泽东、朱德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同年因反对李立三的“左”倾错误而受打击,后调任上海沪东区行动委员会书记。5月6日在怡和纱厂接头时被捕。
1931年4月29日,在南京监狱中遭杀害,时年36岁。牺牲前写下了“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的不朽诗篇。
儿子:恽希仲(1928.12.15-——),电子通讯专家。原上海航天局创建者,1990年退休。
附记:在恽代英战斗过的地方,人民用不同的形式纪念这位英雄。常州市博物馆、武汉市33中(原中华大学旧址)等单位办起了烈士的陈列室。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原武汉中央军校旧址)先后成立过两个以恽代英命名的少先队中队。北京、上海、武汉、南京、常州文物管理单位征集了恽代英的日记、书信、照片、实物等。1983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根据中央书记处关于在恽代英烈士就义处建立一简易纪念坛,坛内立一小型纪念碑的决定,已开始在恽代英殉难处——原国民党中央军人监狱,进行建坛立碑的工作。解放后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上百篇纪念恽代英的文章。1981年在恽代英就义50周年之际,中央党校出版社将他1917年、1918年、1919年日记整理出版,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书信集《来鸿去燕录》,人民出版社1982年5月出版了《回忆恽代英》后,又将出版《恽代英文集》上、下卷。 恽代英同志虽然离开我们已经50多年了,但他光辉的榜样和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将永远鼓舞人们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恽雨棠烈士
恽雨棠(1902.8-1931.2.7),江苏省武进县西夏墅镇人。出身在农民兼小商家庭。父母早亡,经济困难,高小未毕业,即外出谋生,初在镇江一皮蛋厂当学徒,后回乡开小酒店,艰难度日。1923年底经商务印书馆党支部书记董亦湘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主革命时期,随着年岁增长,为寻求出路,1919年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所当练习生。“五·四”运动激发了反帝爱国热情,开始阅读马列主义书刊,积极投身变革社会的潮流。后来,商务印书馆成为中共上海党组织推动工人运动的重要据点,在党的教育下,觉悟不断提高。从事工人运动和反帝斗争。
大革命时期,1924年介绍发展同所的薛兆圣等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五·卅”运动和商务印书馆第一次罢工斗争。1925年10月,奉命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一年后回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秋大革命失败后,再度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兼任“中国革命问题”的文字翻译,这期间与王明宗派集团进行激烈的斗争,受到排挤和打击。1929年8月底回国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红旗》报发行部主任。同年冬和在该报工作的共产党员李文结婚。不久遭王明迫害被撤职,李文也被停止工作。夫妇失业,经济拮据,生活艰难,忍痛将刚生下的女儿送进了育婴堂。1930年8月10日,上海市总工会成立,任所属市政工会负责人,李文担负市政工会机要工作。9月15日任新成立的黄包车夫总罢工委员会主席。为了有利于发动群众,亲自上街拉黄包车,常以大饼、馒头充饥。1930年冬调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时值南京党组织遭到第六次大破坏之后,白色恐怖严重。但不怕艰险,毅然告别妻子,离沪赴宁,着手恢复组织。短期内,工作有很大起色。1931年1月16日,到上海参加党的秘密会议,当天晚上由于叛徒告密,一批密探闯进他家,夫妻俩同时被捕,关押在英租界巡捕房,不久被移解到龙华。
1931年2月7日晚,与共产党人林育南、何孟雄、李求实等24人被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牺牲时29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恽姓高级领导人生平简介】
恽子强副院长
恽子强(1899-1963.2.22),曾用名恽代贤,祖籍江苏省武进县人,生于湖北省武昌镇。出身于书香门第(中国共产党早期政治活动家恽代英之四弟)。1920年6月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学理化部,专攻化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并修大学学分。早年在恽代英的教育和影响下,1924年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到苏北参加新四军。是中国著名制药化学家。
大革命时期,1924年6月毕业于东南大学文理科化学系。早年在其兄 、著名青年领袖恽代英影响下参加革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开封、辽宁、广州、武汉、上海等地参加革命工作和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南京高师、长春吉林师范、上海中法大学等校任教。
抗日战争时期,1942年到解放区为新四军创办医学院和筹建制药厂。1943年从苏北徒步8个月奔赴延安,先在延安军工局工作,后任延安自然科学院副院长。在延安军工局和自然科学院工作期间,为解放区的教学、科研和生产做出贡献,1944年被评为“甲等模范工作者”。
解放战争时期,在晋察冀从事科学、教育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历任晋察冀工业专门学校校长,晋察冀化工研究所所长,华北工学院副院长等职。为其后的建设工作培养了一批科学技术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副主任、编译局副局长,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副院长等职。参加了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的筹建和中国科学院及其学部的组建工作。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并当选为常委,被任命为数理化学部副主任。在制订中国第一个发展科学技术的远景规划即12年规划(1956-1967年)工作中做出了贡献。在中国科学院长期担任领导职务,为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奠定基础。还十分热心学术团体和学术刊物工作,注意充分发挥学术团体和学术刊物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历任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科学通报》编委会主任和《化学通报》主编等职。在长期担任科学组织工作和领导管理工作中,为发展中国科技事业和培养科研人才,组织科技队伍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等方面均做出了贡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63年2月22日因病逝世,终年64岁。
恽逸群局长
恽逸群(1905-1978.12.10),原名恽钥勋,字长安,江苏省武进县马杭镇上店村人。1925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优秀共产党员,著名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上海《解放日报》的创刊人之一。
民主革命时期,1919年14岁时读完“四书五经”,钻研古文,也喜读“时文”,并通读主要史书。后进上海大同大学数理专修科读书。
大革命时期,1927年春北伐军到达武进,以国民党县党部常委的身份,领导革命斗争。不久任中共武进县委常委(翌年任书记)、宣传部长,创办逸仙中学,培植革命力量。后被国民党逮捕,解送南京,经营救出狱后,回县继续从事农民运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10月起,先后调任中共宜兴县委书记、中共浙江萧山县委书记和浙北特委秘书长,在学校和农村开展革命活动。1930年中共浙北党组织遭到破坏,被调回上海。1931年7月,转移到苏北灌云,在响水中学任教,一度和党失去联系。1932年8月投身上海新闻界。1934年恢复党组织关系。此后即以记者身份为掩护,积极参加党的情报系统工作,任上海《立报》、香港《生活日报》等的编辑、主笔,参加发起成立“上海文化界救国会”,推动新闻、文化界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撰写的评论,受到国内外重视,赢得舆论界“彗星”的声誉。
抗日战争时期,奉命留在上海,担任挂美商、英商招牌的《大款》、《导报》、《译报》编辑、主笔、总编辑等职务,撰写社论。不辞艰辛,夜以继日地工作,使沦陷区人民在黑暗中见到光明,听到党的声音。1939年6月转移到香港,主持国际新闻社香港分社工作,编写了大量稿件,把共产党的主张和抗日民主根据地斗争情况及时传播到世界各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侵占香港,重返上海,根据党的指示,打入敌《新中国报》社和特务机关“岩井公馆”,为党搜集和提供了大量情报。1944年10月被日本宪兵队逮捕,备受酷刑,到抗战胜利前夕始获释。
解放战争时期,进入苏北解放区,在苏北、山东历任《新华日报》(华中版)、《大众日报》、《新民主报》等新闻机构领导工作,并任中共华中局政治秘书,代理中共华中局宣传部部长等职。学识渊博,文思敏捷,记忆力惊人。1948年12月25日,新华社公布49名战犯名单,恽正值夜班,收到电稿后,在无资料可查情况下,凭记忆完整无缺地写出了所有战犯的别号、年龄、籍贯、经历、现职等情况,次日在报上配合新闻发表,在新闻界誉为“奇才”,传为美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处长,后调上海任《解放日报》社总编辑、社长和华东新闻出版局局长(副省部级)。1953年“三反”运动起受批,1955年因“潘(汉年)杨(帆)”事件被逮捕,迭受开除党籍、判刑、剥夺政治权利等错误处分。1965年12月假释出狱,被分配到苏北阜宁中学当图书管理员,“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尽摧残,至1976年恢复自由。1978年安排在南京到第二历史档案馆从事近代史研究工作,对中国近代史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恢复工作仅3个多月即旧病复发,当晚撒手人寰。
1978年12月10日因旧病复发在南京逝世,终年73岁。著有《新闻学讲话》、外蒙问题考察》、《抗战国际知识》《吴佩孚评传》、《中国内幕闻录》、《蒋党真相》等,后人编有《恽逸群文集》。
1980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与公安部先后撤销1965年原判,宣告无罪;1982年11月恢复党籍;1984年5月,彻底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消除影响;有关部门召开了追悼大会。
附记:恽逸群于1973年在《平凡的道理——略谈个人崇拜》中有一段话:“凡是把国家领导人(不论他的称号是皇帝、国王、元首、总统、主席、总理、首相、总书记或第一书记)神化的(不论说是‘天纵圣明’,是救世主或是‘几千年才出现一次的天才’),必定是好人弄权、篡夺权力,这是古今中外绝无例外的普遍规律。只有极端糊涂的人,才会相信自己是天生的圣人,无所不能、无所不知、不会犯错误、不会受人蒙蔽、愚弄、至死不悟。”
恽源浚,清画家。字哲长,号铁箫,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寿平族裔。官天津县丞。行楷极雅趣,花卉款字俱仿寿平,颇能神肖。水墨写生,尤得神韵。
  恽兰溪,清画家。武进(今江苏常州)人。画家恽源浚之妹,邹一桂(1686-1772)之妻。善画山水,人赞其“山水平远,风韵天然”。亦善花卉。夫妇曾合画《蟠桃图》,约长丈余。二人在夜间秉烛作画,匍匐地上,画大小桃三百枚,天未明而成。
  恽敬(1757-1817),清散文家。字子居,号简堂,江苏武进人。乾隆四十八年(1783)举人。以教习官京师,与庄述祖、庄献可、张惠言等友善,切磋学问。历知富阳、江山二县,任内以振兴文学为务,以廉洁奉公、执法严格、善于治狱著称。以卓异擢南昌府同知,改署吴城。为人负气,矜尚名节。为忌者诬劾,以失察去官。早年从事考据、骈丽之学,后因受“桐城派”影响,乃改治散文,其主张与“桐城派”不同;与其同里张惠言、李兆洛为同道,世称其文为“阳湖派”古文。桐城派专宗唐宋诸大家之散文,阳湖派则兼取骈文之长。他嫌桐城派文内容薄弱,主张“文集之衰,当起之以百家。”著有《大云山房稿》、《诗集》、《历代冠服图说》、《子居决事》等。
  恽冰,清女画家。字清於,号浩如,一号兰陵女史,亦署南兰女子。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恽寿平后裔,毛鸿调妻。身受家庭熏陶,擅画能诗。喜绘花鸟草虫,芊绵蕴藉,用粉精绝,作品辄题小诗,以没骨名著吴中,与常熟马荃的钩染,并誉为“江南双绝”。乾隆初尹继善曾以其画进呈高宗。她传承家艺,后代子孙皆受她画意濡染。有《仿王若冰花鸟图》、《花蝶图》、《牡丹玉阑图》等

旧排名
全部>>
网友正在查
 
恽姓
季姓
余姓
彭姓
浦姓
袁姓
庾姓
项姓
植姓
申姓
句姓
史姓
封姓
颜姓
梅姓
于姓
魏姓
蚁姓
臣姓
严姓
光姓
尤姓
晏姓
嘉姓
英姓
莫姓
郄姓
普姓
秦姓
及姓
阳姓
褒姓
双姓
贺兰姓
冀姓
奉姓
抗姓
愚姓
茹姓
冯姓
庞姓
许姓
黑姓
佴姓
巴姓
田姓
巧姓
东门姓

收藏本站

在手机看

问题反馈